清代咸丰元年(1851年)建,坐北朝南,砖木结构。面阔31米,进深26.4米,面积800多平方米。三进两层二天井,第一进四柱三开间,两侧为四柱穿斗式结构;第二进六柱穿斗式结构,天井两侧有回廊;第三进五柱穿斗式。
红石柱础,前厅四柱为莲花纹鼓型,中厅主柱为花瓶型,后厅为鼓型柱础,彰显主人的考究。前厅、中厅、后厅方形青砖铺地,两侧厢房均为木地板。天井、台阶红条石铺地。民居前则花岗石铺地。中门及两偏门为红石门仪,门仪四周雕刻回形纹,门仪上方红石门楣阴刻匾额,其中正门“瑞霭春云”、东门“近居别墅”、西门“光联奎宿”。
该民居最突出的是木雕花窗形态多样,分为不规则多棱带花、草花形。内容丰富,每幅窗花下方的涤环板刻有蚱蜢缠枝、铁牛枝叶、蜻蜓水草、蝴蝶花卉、水牛牧童、麒麟椰树、兰花、鹿、竹林、菊花、松树、金钟、瑞鹤、盆景、灯笼、花瓶、香炉等等。雕刻惟妙惟肖,栩栩如生,工艺精湛,几乎每幅木雕均有作者印章落款。
现房主熊振性,年近90岁,为原黄埔军校退伍军人,1942年入校,成为黄埔军校19期一纵队步七队学生,父亲行医,清代其祖上在南昌开棉花纱行,民居是其五代祖熊愗恕于咸丰元年(1851年)所建。1983年《新建地名志》记载,熊氏于唐朝咸通年间,由湖北麻宁县迁此,立村锦江南岸湾曲处,故名南湾。
该民居具有采用穿枋、柱子相穿通接斗而成的穿斗式结构的典型南方民居的特点;结构布局合理,民居以主堂为中轴线,两旁为厢房,整齐对称,飞檐翘角,彰显气势。工艺精细,雕刻艺术精湛,飞禽、走兽、花鸟、鱼虫等雕塑栩栩如生,展现古代工匠精湛的雕刻艺术。是一栋保存完整的具有绝对纪年的清代民居精品,对研究古代民居建筑具有较高历史价值、文物艺术价值。
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,新建县文物普查队发现。2011年,南昌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四批南昌市文物保护单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