圭尖首,体长方。青玉,表面黄色土沁较重。两面减地剔雕五列谷纹,每列谷纹15至17枚不等。
玉圭是明代高级命妇身份高低的象征,形状大小不一,使用时下面套以木把、丝套。《大明会典》记载,“洪武元年(1368年)定亲王冠服之制:冕冠九旒,每旈玉珠九颗,用金簪。玉圭九寸二分五厘。……玉圭九寸二分五厘,下有锦韬囊。”
明代冠服制度规定皇后、皇妃、皇嫔、皇太子妃、亲王妃、世子妃、郡王妃礼服均有“玉谷圭”一件,即瑑有谷(穀)纹的玉圭。谷圭的纹饰是大小相同、排列整齐的凸起圆点,以象征“谷粟”。明代皇后王妃的礼服使用玉谷圭正是《周礼》“天子以聘女”的体现。
乐安王墓出土的玉圭与南昌宁靖王夫人吴氏、南城益端王彭氏、益庄王妃王氏、益定王次妃王氏、益宣王等出土谷纹玉圭几乎相同,长15厘米左右,虽然质地细腻,制作精致,但是还是不如明神宗定陵出土的玉谷圭圭面平整,谷纹圆润清晰。
江西明代藩王墓出土玉圭,形象生动反映了明代王室的用玉制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