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3年出版《新建县地名志》记载,英山村得名于该村早前的一位武将,屡立战功,众称英雄,故名英山。英山村是明代洪武二年(1369年)由北面的店前熊家村迁此立基发展。而店前熊家则是由安义县至西山店前村搭店棚以卖米饼为生,村驻店前而得名店前。
石塔墓建在村庄后山缓坡,前面有三棵大樟树,明代建造,花岗岩砌筑,坐西朝东偏北26°,整体呈圈椅状,背面及两侧高,正面低。由拜坪、墓门、墓冢三部分组成。墓前台阶至后墙长6.5米,最宽3.5米。
墓冢呈圆宝塔形,共七级,逐级增高,塔底直径4.3米,通高2.2米,第一级至第七级分别高22、18、22、18、22、18、22厘米,塔刹底部直径1.3米、顶部直径0.6米、高0.7米。
墓冢正面设一字形墓门墙,墙中间嵌长方形墓碑,中间铭刻竖向碑文“千秋万代”,两侧为八字形翼墙,墙体石块有的雕刻龙凤纹,翼墙前端设有抱鼓石。
墓门前为拜坪,呈不规则梯形,面阔为5.9~13.6米,进深为7.8米。
拜坪、墓门、墓冢地面均用花岗岩条石墁铺,条石规格为30×10厘米、长0.8~1.5米不等。
《熊氏宗谱》记载表明,该石塔墓为熊君贤夫妻合葬墓,墓主君贤生于永乐壬寅年(1422年),殁于弘治乙卯年(1495年)。
石塔墓由建于明代,距今500多年,年代久远,族谱记载明确,为研究当地历史文化提供第一手资料,具有较为重要的历史价值。
石塔墓花岗岩砌筑,用材粗犷,塔式结构,共分七级,造型独特,南昌地区仅见,为研究我国古代墓葬形制提供难得的实物资料。
2009年第三次文物普查,新建县文物普查队发现该墓葬。2018年,江西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。